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九一成人免费视频-国产成人av在线-日本在线免费播放|www.hzhjk.com

歡迎登錄豫才網!請 登錄免費注冊
今年家庭醫生要走進億萬城鄉百姓家 年底覆蓋率達30%以上
作者:屈衛賓 來源:省政府 日期:2017-07-04 瀏覽

今年家庭醫生要走進億萬城鄉百姓家 年底覆蓋率達30%以上



在“家門口”得到方便、便宜、放心、舒心的健康服務,是廣大城鄉百姓的期盼。眼下,正在全國各地大力推進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讓這樣的夢想照進了現實。7月4日,記者從省醫改辦獲悉,日前我省下發《關于全面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今年要在我省全面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群眾提供綜合、連續、協同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健康管理服務,努力實現“平時健康有人管,需要服務有人幫”的簽約愿景。

《指導意見》明確,2017年底,全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困難群眾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實現全覆蓋。到2020年,力爭每個家庭擁有1名家庭醫生、每個居民擁有1份電子健康檔案。

從“單打獨斗”到“團隊合作”

居民可自愿選擇家庭醫生

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促進有序就醫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其實此前,我省部分地市就先期對居民健康簽約服務進行了探索。“與以往部分地市創新開展的‘片醫’‘鄉村醫生’等服務模式不同的是,家庭醫生更強調團隊合作,以團隊協作的形式共同向簽約對象提供服務。”省醫改辦有關負責人說道。

根據《指導意見》部署,我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為“家庭醫生+服務團隊+支撐平臺”的層級化團隊服務。其中,家庭醫生是簽約服務的第一責任人,主要包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注冊的全科醫生,以及具備能力的鄉鎮衛生院醫師和鄉村醫生等。

對于服務團隊成員,城市和農村又略顯不同。《指導意見》指出,城市簽約服務團隊主要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全科醫師或具備相應資質的醫師,以及公衛醫生、護士、婦幼保健人員等組成。農村簽約服務團隊主要由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或具備相應資質的醫師,以及公衛醫生、護士、婦幼保健人員和鄉村醫生等組成。同時,每個家庭醫生團隊還要逐步實現提供中醫藥服務。根據醫改設想,將來服務團隊還有望加入藥師、健康管理師、心理咨詢師、營養師、社工等人員。

《指導意見》同時明確,居民以家庭為單位自愿選擇1個家庭醫生團隊簽約,鼓勵就近簽約,也可跨區域簽約。簽約時間不少于1年,每個家庭醫生團隊簽約戶數不宜超過1000戶。

對于支撐平臺,就是依托二、三級公立醫院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加強區域影像、心電、檢驗、病理、消毒供應等共享中心建設,要求每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等機構根據自身情況和地理位置,與2家以上的二級以上醫院簽訂雙向轉診協議,為簽約居民搭建就診“綠色通道”。

從診治疾病到健康管理

簽約內容可“私人訂制”

家庭醫生,是由接受過全科醫學培訓的醫生,服務范圍涵蓋各種年齡、性別、各個器官系統、各類疾病以及生理、心理、社會等各個層面的健康管理,這種服務是全方位、綜合性、持續性及個性化的。

《指導意見》要求,家庭醫生服務團隊主要提供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約定的健康管理服務。其中,基本醫療服務涵蓋常見病和多發病的中西醫診治、合理用藥和就醫路徑指導、轉診預約等;公共衛生服務主要涵蓋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康管理服務是為簽約居民提供健康咨詢、健康監測、健康評估以及康復指導等。

那么,這些簽約內容如何設定、如何選擇?是否收費?《指導意見》提出了“服務包”設置,這可以看成是簽約內容的“載體”,具體來說,分為“基礎性服務包”和“個性化服務包”。“基礎性服務包”是面向全人群,包含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個性化服務包”則是面向個性化需求的人群,是在“基礎性”服務內容之上的拓展延伸,包含健康評估、康復指導、中醫“治未病”、家庭病床以及特定人群和特殊疾病的健康管理等。“可以說,個性化服務包就是根據居民自身喜好或特殊需求而訂制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省衛計委基層衛生處有關負責人解釋說。

對于簽約服務費,則是根據居民家庭簽約服務人數按年進行收取,服務費由醫保基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簽約居民付費等分擔。收取簽約服務費用的,不再另外收取一般診療費。

從“上門找醫生”到“醫生進家門”

讓家庭醫生工作更有干勁兒

擁有家庭醫生打點健康,可以讓居民更多的常見病、多發病留在基層診治,百姓看病也不再當“無頭蒼蠅”。但不可否認,目前家庭醫生總量不足、結構不優、待遇不高等問題依然存在,這些不但影響了公眾對家庭醫生的認可度,也打消了家庭醫生留在基層工作的信心。

為此,《指導意見》對調動供需雙方積極性上分別作出要求。針對“需方”,要主動向簽約居民提供上門服務、錯時服務、預約服務,讓簽約居民享有預約轉診、用藥銜接、醫保支付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增強群眾主動簽約的意愿。

針對“供方”,要賦予家庭醫生團隊一定比例的醫院專家號、預留床位等資源;在編制、人員聘用、職稱晉升、收入分配、在職培訓、評獎推優等方面向家庭醫生傾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績效工資分配,可采取設立全科醫生津貼等方式,向承擔簽約服務等臨床一線任務的人員傾斜;同時,建立健全二級以上醫院醫生定期到基層開展業務指導與家庭醫生定期到臨床教學基地進修制度。

而為了讓更多居民在基層看病更安心、更舒心,不用扎堆大醫院,《指導意見》還明確了醫保支付、用藥銜接、人才培養等配套政策。例如,要拉開基層醫療機構與三級醫療機構的報銷比例差距;通過家庭醫生轉診的住院患者,向上轉診時可以連續計算起付線,向下轉診時不再另設基層住院起付線;允許慢病門診統籌患者在簽約基層就診;有效銜接基層與二、三級醫院醫保用藥目錄,基層可備案采購非基本藥物等。

另據了解,今年在全面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的基礎上,我省將持續推動焦作市、新密市和10個縣域綜合醫改試點縣(市)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踐創新,同時選擇中牟縣、郟縣、息縣和鄭州市金水區、許昌市魏都區作為縣域和城市社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省示范聯系點,重點在服務模式、“服務包”涉及、醫保支付等方面進行制度性探索,為全省深入推進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記者 王平)